2022年5月19日,由外交学院主办的“命运与共,奋楫前行”2022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Beijing Inter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2022)在京开幕。来自近140所知名大、中学校的约500名优秀学生将于未来四天在线上模拟不同国家代表,为应对国际挑战和解决全球问题贡献青年智慧,发出青年之声。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崔启明大使致辞 开幕式上,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崔启明大使出席并致辞。崔书记表示,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7年前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中国开拓了模拟联合国这一新的外交实践平台并不断创新发展。希望参与本次大会的同学们能够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职责,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接续奋斗,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医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女士、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冯炜等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联合国协会等相关单位、组织向大会发来贺信。 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朱紫玥同学致辞 开幕式上,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朱紫玥同学表示,大会自创立以来通过创新议事规则、丰富委员会设置、扩充活动形式、创立各校联盟等各方面举措不断带动全国模联活动普及发展。更于去年出版《模拟联合国理论与实践》一书,梳理二十余年来模联活动经验,努力推动模联活动正规化、学术化,使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够真正将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平台,未来成为代表中国智慧走向世界的主力军。 本次大会共设置11个委员会,涵盖中英法西四种联合国官方语言,议题设置契合时代要求,关注国际局势,鼓励有志青年在会上提出中国方案,发出青年声音。 刘志贤司长为参会代表作专题讲座 在随后的第一期嘉宾高端论坛中,主办方邀请到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刘志贤为参会代表带来主题为“联合国与全球治理”的讲座。讲座由外交学院团委书记王华迪主持。 接下来的会期中,主办方还邀请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司潘江副司长为参会代表作专题报告。并将于会期中举办中国高校模拟联合国协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会后邀请优秀代表参加由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支持的“走进联合国”杰出青年计划,未来走访在华联合国机构及国际组织代表处。 1995年,外交学院首次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经过多年创新与发展,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知名的模拟联合国活动。相信本次大会能够进一步鼓舞新时代中国青年拓展全球视野、肩负时代重托,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未来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的伟大实践。
2022-05-20为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验,从而推动我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咨政等工作贴近社会需求,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院党委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相关部署要求, 2022年5月12日,王帆副院长带队与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国际业务总经理胡南等举行线上交流会。 王帆副院长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沿革、学科建设、招生与就业、科研咨政等情况。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外交学院为我国外交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同时也有大批学生毕业后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此外,作为智库,总结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了解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需求,也是外交学院做好科研咨政工作的重点。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是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王副院长希望双方可以开展深入、务实的合作。 胡南副总裁首先简要介绍了特变电工从1980年代的街道小厂发展成为跨国能源企业的过程,接着分享了特变电工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企业海外发展与外交的良性互动、人才需求与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情况与经验。胡总也表达了特变电工与外交学院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我校国际经济学院、亚洲研究所、俄罗斯研究中心、学生处等部门共16人及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学院院长秦军、国际事务部总监马钲翔、国际事务部公共关系副总监甘露全程参与了线上交流会。
2022-05-202022年4月28日,我校金融学专业硕士项目获得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CFA)协会的专业认证,成功入选CFA协会大学联盟项目(University Affiliation Program,简称UAP),外交学院成为CFA协会在中国大陆的第40所合作院校。 UAP是CFA协会设立的与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大学开展合作与认证的项目,为发展金融分析师、投资组合经理、投资顾问和其他投资专业人士的技能、职业标准、能力和诚信建立了全球标准,被公认为该领域最严格的项目。对于申请加入UAP的高校,CFA协会的审查重点有三:一是其申报学位培养项目的师资力量,二是该项目开设课程知识点与CFA课程考试知识体系(Candidate Body of Knowledge,简称CBOK)的匹配度,三是申请高校的背景调查,包括学校的声誉、生源和毕业生状况等。目前,全球逾70个国家或地区的729所院校加入了UAP,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及商学院,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 我校金融专业硕士项目自2019年招生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适应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专门人才。承担该项目授课任务的28名专职任课教师均来自国际经济学院,其中15人开设了全英文或双语课程。项目设置的课程共计45学分,其中30学分的课程覆盖了CBOK的知识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鼓励学生海外交换学习、实习,支持学生参加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学科竞赛和志愿者活动,邀请国内外学者和行业精英来校讲学,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和金融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7年以来,我校每年组队参加“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全球投资分析大赛(CFA Institute Research Challenge)”,并连续四年在华北赛区众多一流高校中脱颖而出,位列前四名,展现了我校金融专业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021年7月,我校金融专业硕士项目首届学生顺利毕业,除1人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就业外,其余16人都正式就业,其中,金融机构7人,公务员4人,非金融企业3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1人,攻读博士1人。此次获得UAP认证,表明我校金融专业硕士项目已逐渐与国际化行业标准接轨,这将进一步发挥我校人才培养的英语优势与国际化特色,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未来,我校在建设金融专业硕士项目过程中,将继续秉承“外交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的办学理念,结合经济金融专业特色,充分利用与CFA协会等全球专业性行业组织合作的机会,提升项目课程质量,紧贴行业前沿,持续拓展应用平台,对接行业专家资源,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022-05-162018年9月13日,外交学院在沙河校区礼堂举行2018-2019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外交部党委书记张业遂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张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丰富内涵,要求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培养一流人才,加强外交理论创新。勉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做一个有方向、有意志、有思想、有活力、内心强大、体魄强健的新时代青年。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发表讲话,感谢外交部对学院的亲切关怀,勉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坚定的理想、保持拼搏奋斗的精神,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教师代表、老生代表、新生代表也分别发言。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外交部行政司司长郭武、服务中心主任徐飞洪、干部司副司长周鼎、财务司副司长周柏福、机关党委副书记陈岚、办公厅政工参赞崔春等。大会由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主持。
2018-09-27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颁授仪式2018年6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是国家勋章的一种,是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2015年12月27日通过的《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规定,国家设立“友谊勋章”,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在孙吉胜副院长带领下,我院优秀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约60人参加此次颁授仪式,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外院学子,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应当牢记校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砥砺前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学生处处长王胜乾、团委书记王华迪等5位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参加此次颁授仪式。
2018-06-23近日,我院接到比利时皇家学院来函,推选秦亚青院长为该院外籍院士,并邀请其出席6月初在比利时举行的新当选院士庆典活动。比利时皇家学院于1772年由奥地利女大公玛利亚·特蕾莎创建,是比利时最重要的学术机构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外籍院士为荣誉称号,授予相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如曾授予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拉脱维亚前总统维—弗赖贝加、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德蒙布里亚尔等。 目前,我院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的关键阶段,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是衡量“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五大指标之一。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对最近十年国际关系学科国内论文发文等各类数据的统计,秦亚青院长在国内国际关系学界学术影响力排名第一。他基于中国文化提出的关系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学理辩论,专著《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2018年于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当选比利时皇家学院外籍院士,充分体现了秦院长的国际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也将对我院“双一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018-05-142018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审判竞赛(英文)国内赛于3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我院代表队最终获得总成绩一等奖、最佳书状奖两项大奖。 该模拟法庭竞赛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刑事法院主办,本年度比赛共有来自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24所著名法学院校代表队参加。我系派出了以钟青萌、杨一梁、王淑菲同学为上场队员,朱思捷、戚静思同学为研究员的参赛队,焦阳博士担任指导教师。我院代表队凭借队员扎实优异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一举挺进今年新增设的1/4决赛环节,最终获得一等奖、最佳书状大奖。感谢学院及各方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付冰、许天舒、王达坡、佘雨泽、葛婷月、叶欧仪同学,以及往届参赛队员都为比赛准备提供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2018-04-193月29日至4月1日,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AIMUN)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我校共派出9名代表参加,最终获6项最佳代表奖、2项杰出代表奖以及最佳学校代表团奖。 本次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邀请了爱尔兰驻华大使、拉脱维亚驻华大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等作为开幕式嘉宾,共有设11个会场,其中1个中文场,1个主新闻中心,9个英文场。 我校学子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写作功底以及极强的临场应变与复杂问题应对能力在大会上表现出色。英语系陈铭仑、外语系黄婉晴获最佳大使(Best Ambassador),英语系陈乐鸥、外语系杜斯佳获最佳代表团(Best Delegation),英语系赵旻书、英语系李沐青获最佳代表(Best Delegate),英语系张冬荷、外交系孙德淼获杰出代表团(Outstanding Delegation)。同时,由于我校代表团整体表现优异,组委会特别授予整个代表团最佳学校代表团奖(Best School Delegation)。
2018-04-192018年3月30日至4月2日,2018东亚模拟联合国大会(EAMUNC)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召开。外交学院共派出7名代表参加,最终获得1项最佳代表奖、1项杰出代表奖、1项荣誉提名奖、1项最佳立场文件奖,以及优秀参会团体奖。图为我校与会学生合影 此次东亚模拟联合国大会由澳门大学主办,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共设4个会场,包括三个中文会场及一个英文会场。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外语系秦谦、协会主席英语系杜泽东作为会场主席参与了会议筹备。 本次大会中,我校代表在模拟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及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中,就妇女赋权和灾害应对问题,代表不同国家,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讨论与磋商。我校代表凭借充分的会议准备、扎实的相关学术功底及优秀的演讲与谈判能力,在大会上表现出色。外交学系崔馨蕊获得了最佳代表(Best Delegate),英语系鲁志远获得了杰出代表(Outstanding Delegate),陈源获得了荣誉提名(Honorable Mention),王笑奕获得了最佳立场文件(Best Position Paper)的奖项。同时,我校代表团因表现出色,被大会组委会授予了优秀参会团体的奖项。图为我校被授予优秀参会团体奖项颁奖留念
2018-04-19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榜样育人作用,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学生时刻牢记外交使命,为奉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2018年3月28日,学生处、团委在沙河校区礼堂举办“牢记青春使命 助力新时代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外交学院秦亚青院长、孙吉胜副院长、李洪梅副院长、高飞院长助理出席主题教育活动。 秦亚青院长致辞秦亚青院长在讲话中,首先对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向对学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向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表示崇高敬意!向受到表彰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祝贺!秦院长希望全院以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榜样育人作用,创新思路,团结协作,凝练和丰富学院的特色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秦院长强调,全体外院学子要始终牢记周总理为外交人员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准则和校训,并寄语外院学子: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青春使命。外院学子要勇做担当民族复兴的一代新人,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脚踏实地的作风,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二要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新时代要求。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展望世界、眺望未来,努力成长为我国外交事业的优秀人才;三要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同学们要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用自己的所学去回报社会,去感恩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各界人士,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希望全院师生2018再出发,取得更大的成绩!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分为“隽彦向学 牢记青春使命,意气风发 展望人生华彩,砥砺前行 助力新时代梦想”三个篇章,回顾展现2017年度学院各部门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果,教育引导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常怀感恩之心,继续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引领全院学生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当代青年,引领全院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为祖国、为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秦亚青院长会见嘉宾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会长、周总理侄女周秉德女士,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会长、吴建民院长夫人施燕华大使,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吴建民院长弟弟吴建胜先生,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碧桂园集团社会责任部总监舒玲女士,北京思必锐翻译公司许立群副总经理等嘉宾出席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学院领导和嘉宾以及各院(系、部)主任和书记等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秦亚青院长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秦亚青院长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孙吉胜副院长为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李洪梅副院长为市级三好学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高飞院长助理为《外交十记》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英语系主任石毅、学生处处长王胜乾、院团委书记王华迪为章文晋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周秉德会长,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舒玲女士为翔宇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施燕华会长、吴建胜理事长为吴建民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北京思必锐翻译公司副总经理许立群先生为思必锐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国际法系党总支书记李淑媛、国际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静、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谭继军为梁洁华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田丽颖、英语系党总支书记胡水娟、外语系党总支书记曾雄军为院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外交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外交外事人才,他们不仅是学院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情景剧《外交官的故事》让我们走进榜样,了解榜样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外交官的故事》表演者英语系张凯、鲁恬2017年学生工作部成立了外交学院国旗护卫队,以护卫国旗培养学生爱国之情,以刻苦训练磨炼学生不拔之志,培养忠于祖国,服从命令,严守纪律,意志坚定的军人精神,努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优秀外交外事人才。 国旗护卫队训练成果展示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周秉德会长致辞,她表示在外交学院设立翔宇奖学金是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奖励优秀学生坚定信念、认真学习、提升品格,投入到神圣的外交事业。她说周恩来总理与我院有着深厚密切的联系,外交学院是外交官的摇篮,都是国家的栋梁,希望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进一步学习周总理的品格,弘扬周总理的精神,肩负起祖国赋予大家的重任。 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周秉德会长致辞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施燕华会长致辞,她表示来到外交学院沙河校区感到非常亲切,在外交学院设立吴建民奖学金就是为了鼓励年轻的学子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并高度赞赏我院学子身上所具备的过硬的外交后备军素质,祝愿我院学子早日成为国家的外交栋梁。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会长施燕华大使致辞2017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际法系2014级李子钰同学发表获奖感言,表示外院学子要牢记“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校训,保持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外院学子的理想信念之魂、刻苦努力之骨、国际视野之魄、团结友爱之力,实现个人理想,更好地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李子钰同学发言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部)主任和党总支书记、辅导员、部分任课老师,全院一年级学生以及获奖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现场学生处 院团委2018年4月9日
2018-04-19为进一步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外交学院在用人单位中的影响力,努力拓展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加强与用人单位间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互通信息,听取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学生处于2017年11月30日上午在展览路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召开了“外交学院2017年用人单位座谈会”。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此次座谈会邀请到了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网、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中心(局)、北京仲裁委员会、平安银行上海自贸区支行、哈尔滨银行和北京市鼎鉴律师事务所等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以及校友代表。外交学院各院(系、部)、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院系部辅导员、学生处、研究生部老师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田丽颖老师代表院系作了发言。会议由学生处处长王胜乾主持。 外交部干部司考录培训处参赞兼处长谢粤同志做主旨发言 各用人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就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和招录政策,以及我院毕业生在单位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发言。大家充分肯定我院独具特色的高端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院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认可和积极评价,并希望今后通过招聘宣讲、假期实习、参观交流等丰富的形式加强与我院的对接与交流,将交流日常化、机制化,共同合作,助力我院学生成长成材和毕业生就业。
2017-12-132017年9月8日下午,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克里希纳·巴哈杜尔·马哈拉阁下(Hon. Mr. Krishna Bahadur Mahara)到访我院沙河校区。我院院长秦亚青教授会见了马哈拉一行,院长助理高飞教授、外办主任吴晓萍等陪同会见。秦院长对马哈拉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外交学院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我院目前为止培养了30多名尼泊尔外交官,今年下半年我院将接待尼泊尔团来院学习汉语。马哈拉表示他非常高兴有机会到访外交学院,并感谢我院对尼泊尔外交官和学生的培训。马哈拉介绍了尼泊尔的名胜,希望有机会邀请秦院长访问尼泊尔并赠与我院一副唐卡作品留念。随后,马哈拉在沙河礼堂以“尼中合作-跨喜马拉雅发展”为题发表演讲,秦院长主持。马哈拉介绍了中尼两国的历史渊源,表示中尼两国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尼两国交往与合作的纽带而不是障碍。尼泊尔十分注重与中国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感谢中国对尼泊尔灾后重建给予的援助。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中尼合作与发展的新契机,双方会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贸易平等、投资、旅游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这些都是尼方关注的重点。中尼两国今年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里程碑。目前,中国是尼泊尔最大的投资方,正在帮助尼泊尔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另外,尼中两国在新能源、建材贸易、旅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较频繁。尼泊尔是释迦牟尼的故乡,有丰富的文化、原始自然环境、探险旅游胜地,但由于缺乏宣传,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在此,尼泊尔感谢中国政府将2017年作为尼泊尔旅游年,推介尼泊尔的旅游资源。作为回应,尼泊尔将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互联互通对于两国关系至关重要,中尼两国应该加强在建设跨国铁路、输电线路、过境走廊等方面的合作。尼泊尔希望从中国学习建造铁路、桥梁、隧道、农业、电子、电脑、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加快自身的发展。中尼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教育领域,每年有几百名尼泊尔学生到中国学习,在尼学习的中国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许多大学开设了尼泊尔研究中心,以上这些都加强了两国人民的联系。中尼两国的合作共同为当今世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尼泊尔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型时期,希望中国能够在经济转型这条道路上继续支持尼泊尔。演讲结束后,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阁下 (H.E. Mr. Leela Mani Paudyal)回答了学生关于中尼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尼青年交流及如何成为优秀外交官等方面的问题。马哈拉是尼泊尔资深政治家。历任尼财政部长、内政部长、通信部长、尼政府发言人,2011年起任尼副总理,2017年6月起兼任尼外长。
2017-09-302017年9月12日,外交学院在沙河校区礼堂举行2017-2018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外交部党委书记张业遂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张业遂书记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梳理了我国外交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要求学院继续履行好肩负的重要使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特别是外交事业培养更多英才。勉励同学们继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奋斗精神,坚持勤学苦练、放眼天下大势,拓展全球视野。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代表学院发表讲话,感谢外交部对学院的亲切关怀,表示全院师生员工将认真领会张业遂书记讲话精神,抓好2017年学院的各项重点工作。他对新同学们提出了奋发明志、崇德正心、勤学修身的三点要求。 教师代表、老生代表、新生代表也分别在会上发言。 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干部司司长曹忠明、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邓波清、行政司司长郭武、办公厅副主任吴春太、政策司副司长周剑、财务司副司长蔡浩明、服务中心副主任孟越等。 大会由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主持。
2017-09-142017年6月8日下午,由外交学院主办的“青年力量:敢为天下先•2017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大会由外交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联合国协会指导,历时四天。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其他国家113所大学和高中的500多位青年学子参加。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致欢迎辞 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副司长方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总代表欧敏行、我院院长秦亚青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我院党委书记齐大愚以及外交部、团中央、中国联合国协会、北京团市委、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等相关司局领导、有关国家驻华使馆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式。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向大会发来贺信及祝贺视频。 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致辞 李保东副部长在致辞中对大会表示祝贺,对外交学院举办模联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给予高度肯定,指出了联合国作用,阐明了我国相关立场,鼓励学生们通过参加模联活动加强学习和锻炼,体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人民福祉的意义,以胸怀天下、继往开来的志向和智慧走向未来天地,接过构建人类命运体的接力棒。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致辞 傅振邦书记代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向大会致贺。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重大历史关口,期盼青年学生参加模联活动坚守使命敢于担当,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拓展国际视野,以提升国际事务参与能力为目标;共筑全球梦想,以促进世界文明交融为追求,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普遍安全、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向大会致贺信及祝福视频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贺信中表示,“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青年代表们的热情与想法将有助于我们在各个领域展开行动”,“当你们为推动我们共同的价值观而努力之时联合国将与你们同在。让我们携手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和平的世界!” 2017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 1995年,我院首次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知名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之一。今年,大会在整合多边议事规则和各种模拟联合国议事规则的基础上,首创《北京议事规则》,致力于营造更加严谨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代表们带来更贴合实际的会场体验。大会下设十个委员会,分别以中文、英文、法文为工作语言。青年代表将围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跨国毒品犯罪、核安全、老年妇女权益和叙利亚难民问题等热点议题进行探讨。 开幕式当天,由我院倡议、全国各大高校共同建立的中国高校模拟联合国协会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五十余所高校应邀出席。
2017-06-09由外交学院主办,外交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联合国协会共同指导的2017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将于6月8日-11日在外交学院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特地为本次大会发来贺信与视频。 古特雷斯对2017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举行表示祝贺。他表示,如今世界各地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冲突、环境破坏、贫穷和不公正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所有的父母都愿意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所有宗教都重视和平,所有的社会因重视多样性而繁荣。因此,所有人必须携手努力,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 古特雷斯指出,通过模拟联合国大会这一形式,青年人可以扩大视野,并且通过学习与沟通,加入到联合国促进和平、保障人权及世界各地人民基本生存尊严的行动中来。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呼吁世界各国通过外交手段预防冲突、促进和平,同时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古特雷斯最后在贺信中称:“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青年代表们的热情与想法将有助于我们在各个领域展开行动”,“当你们为推动我们共同的价值观而努力之时联合国将与你们同在。让我们携手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和平的世界!” 今年,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主题为“青年力量:敢为天下先”,届时将有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其他国家113所大学及高中的青年学子参加,模拟代表不同国家,围绕国际和地区性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祝贺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s050929j6oy.html
2017-06-08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2016年9月14日下午,我院在沙河校区办公楼2012报告厅举行了首届“外交翻译专训班”(2016级)开班仪式。该项目是外交部翻译司与外交学院首度合作举办的本科高级翻译培养项目,旨在培养服务于国家外交外事工作的高级英语翻译人才。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外交部翻译司张建敏司长出席开班仪式并分别致开幕词。开班仪式由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主持。专训班授课教师代表赫迎红副教授与专训班学生代表沈佳楠作了发言。出席开班仪式的还有外交部翻译司培训处孙宁处长、孙洁副处长、外交学院英语系石毅主任、学生处王胜乾处长、教务处李雪娇副处长、专训班全体学生及英语系其他师生代表。 秦亚青院长和张建敏司长在祝贺“外交翻译专训班”顺利开班的同时,强调了该班对于培养高端外交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对该项目从开始酝酿到学生入学的整体运行做了肯定,并表达了对专训班教师和学生的殷切希望,希望该班培养出的人才将来能为高翻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提供助力。 开班仪式结束后,外交部翻译司张建敏司长做了外交翻译讲座第一讲“外交翻译概论”,对外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翻译司的历史沿革、理念创新、人才培养和考录渠道等进行了介绍,之后与孙宁处长一起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2016-12-222016年9月12日下午,外交学院在沙河新校区礼堂举行2016—2017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张业遂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张业遂书记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练就过硬本领,培养国际视野,投身外交外事工作,实现报国梦想。他还对学院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代表学院党委发表讲话,感谢外交部对我院师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他表示全院师生员工将认真领会张书记讲话,抓好2016年学院的各项重点工作。他对新同学们提出了立德、勤学、笃行的三点要求。 教师代表、老生代表、新生代表也分别在会上发言。 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干部司司长曹忠明、行政司副司长夏雨滋、财务司副司长蔡浩明、机关党委副书记金红军、办公厅参赞杨娴、政策司参赞苗得雨、服务中心副书记李伟等。 大会由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南生主持。
2016-09-13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大使于6月18日晨在武汉逝世。为悼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院长,6月18日晚8时,外交学院四百余名师生齐聚位于外交学院沙河校区的伟人广场,寄托哀思,追忆先人。 夜幕笼罩下的伟人广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吴院长的遗像被安放在鲜花翠柏丛中,参加追思活动的外交学院学生手持蜡烛侍立两侧,默哀追思。 追思活动上,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发表了简短讲话。秦院长追忆了自己和吴院长的共事经历,高度评价了吴院长对于外交学院发展做出的杰出工作。 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也通过各种方式寄托了对吴院长的哀思。追思活动结束后,师生纷纷表示,将继承吴院长的遗志,为将外交学院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大学,为我国外交事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吴院长从事外交工作五十余年,曾任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法语翻译及中国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等职务。担任外交学院院长期间,他积极谋划外交学院发展蓝图,亲力亲为讲授课程,为外交学院的发展和学生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外交学院师生的爱戴。卸任后,吴院长依然心系学院,关注学院。
2016-06-202016年3月30日下午,“名师学堂——我的团课我的团”活动在我院沙河校区礼堂举行,现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大使作了题为“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的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教务处、院团委主办,团委组织部承办、团委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会协办,校内外近500名同学参加。秦亚青院长主持,江瑞平副院长、高飞院长助理出席。 吴大使就准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的大变化、当前中国外交战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吴大使列举了六个古今实例向同学们说明准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从郑和下西洋、康熙大帝引进洋枪、彼得大帝访欧、到毛泽东主席写《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八届六中全会的错误认识、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吴大使娓娓道来。他指出正确认识世界是制定国内方针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进步动力是对话,当今中国需要警惕封闭的惯性思维。 谈到世界大变化,吴大使表示,时代主题的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变化。我们的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第一反映了时代的主要矛盾,第二指出了这个时代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我们眼中要有全局,抓住时代主流,把握世界大势,依靠发展解决问题。 关于我国当前外交战略,吴大使总结了“三要三不要”:不扩张、不称霸、不结盟;要和平、要合作、要发展。吴大使指出,中国人现阶段最大利益是保持发展的势头。中国发展三十年中,中国外交做出了很大贡献,软、硬都是手段,软比硬难。中国要完全发展起来,至少还要三五十年,切忌夜郎自大。 秦亚青院长在讲座开始前对吴院长重回外院表示了欢迎,并结合与吴院长共事的经历,鼓励同学们通过讲座向吴院长学习三点:一是要具有大格局、大视野,“以天下观天下”;二是要胸怀坦荡,时刻怀揣对祖国、世界的美好希冀;三是要善听、勤思,学会理解并梳理他人的想法。讲座后,秦院长与同学们分享了几点感悟:一是要看世界,有意识、有能力去准确认识世界;二是要认识到我国当前最大的利益在于发展;三是要致良知,谋和平,对世界负责、对人民负责。 本次讲座不仅使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一流外交家的魅力,更加深了对于当今世界及我国当前外交战略的认识与理解,对于青年学生提升思想认识,理解中国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2016-04-06为庆祝国际法语日,2016年3月20日,瑞士驻华大使馆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及魁北克驻华办公室在瑞士驻华大使馆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毕佛法语听写大赛总决赛。我院外语系大四法语专业葛茜同学参加了此次比赛,最终荣获全国第一名。 葛茜同学作为从全国250个城市的30000多名选手中筛选出的来自17个城市的29名参赛选手之一,应邀来到了瑞士使馆官邸参加决赛,最终在决赛选手平均每人有14处错误的情况下,以仅有2处错误的优异成绩摘得桂冠,并赢得了法国瑞士双人文化之旅大奖。 葛茜同学为外交学院争得了荣誉,向葛茜同学及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