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院概况| 学院概况
外院概况

学院概况

    外交学院是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1955年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成立。周总理为学 院亲笔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 部部长陈毅元帅担任首任院长。现任院长为 秦亚青教授,党委书记为齐大愚大使。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 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 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2017 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 革委公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外交学院成功跻身全国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建校60年来,外交学院本着服务中国外 交大局和外交一线的方针,为国家培养了两 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500余人担任驻外大 使、几千名担任参赞以上高级外交官,为新 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当 前活跃在我国外交一线的外交官中,平均每6 名中就有1名外交学院毕业生,每4名高级外交官就有1名来自我院,外交部翻译司有一半以上的英语高翻毕业于我院,外交部多位发 言人也是我院毕业校友,例如发言人陆慷、 耿爽。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我院的毕业生。2012年9月,时任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为学院亲笔题写了“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学院自创办以来一直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钱其琛副总理、杨洁篪政治局委员、王毅国务委员、唐家璇国务委员、戴秉国国务委员及历任外交部长曾 多次来学院视察和指导工作。在学院建院四十、五十周年之际,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李岚清 副总理、钱其琛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学 院题词、发贺信,对学院寄予殷切期望。

   外交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周恩来 总理向外交人员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作为校训,以 江泽民同志为我院所作“立足祖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培育英才”的题词精神和钱其琛同志 对我院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 会、面向实际”为办学方针,把培养高层次外交 外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学院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改革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拓宽专业方向,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调整课 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学院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刻苦严 谨的学风,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品 德方面,重视修养教育,尤其重视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国情意识、组织纪律性 教育。在教学上,既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又重 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外语水 平的提高,又重视外交业务和经济、法律等基本 知识的掌握,以达到培养政治与业务、汉语与外 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外交外事及涉外工作 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学院采取“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硕 士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生、本科生。学院现 有外交学(外交与外事管理方向)、外交学(国 际组织方向)、英语、翻译、法语、日语、西班 牙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本科专 业,其中翻译专业由英语系与外交部翻译司联合开设“外交翻译专训班”,法学专业由国际法系开设“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外交学院是全国首先设立外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专业硕 士和博士授予单位。现拥有国际关系、外交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和英语 语言文学两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及专业学位授予权。 两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中国 国际法学会以及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 究基地”设在我院。 

   学院同国外院校的校际交流日益扩大,目前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94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每年选派部分优秀本 科生及研究生到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荷兰、瑞士等国家的大学进 行交流学习。此外,我院与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优秀外交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外交部党委的关怀下,2007年9月外交学院实施新校区扩建工程。外交学院新校区位于北京昌平 区沙河高教园区内,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占地28.8公顷(约433亩)。新校园教室宽 敞明亮、设施完备现代、校园环境赏心悦目,体现了外交学院开放、包容、理性、充满人文关爱的特色办学理念。 

   2012年9月1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来到外交学院新校园,出席周恩来总理和陈 毅元帅铜像揭幕仪式,发表重要讲话,并对学院 提出期望:“外交学院一定要有一流师资、一流 学科、一流理念,将一流人才输送给祖国外交事业。” 根据《外交部、教育部共建外交学院协 议》,两部将建立协调机制,在政策扶持、经费 保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干部培 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学院的支持力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是党和国家赋予外交学院的光荣使命,外交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学院将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培养复合型外交外事 人才的新途径,全面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院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把外交学院打造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人才队伍的孵化器,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与创新的排头兵和新时期对外交流合作的生力军”,将  一流人才输送给祖国外交事业。


分享到: